人物档案 姓名 维克多·雨果 生卒年 1802~1885 年 国籍 法国 身份 作家、诗人 雨果 1802年 2月 26日生在法国贝桑松 的一个军官家庭。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 发生了浓厚兴趣。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 《文学保守派》杂志写稿开始的。由于家庭 的影响,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 义和宗教。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《汉·伊斯 兰特》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。与诺蒂 埃的结缘,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,并 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。 1827 年,雨果为 自己的剧本《克伦威尔》写了长篇序言,即 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。在序言中,雨果反 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,提出了浪漫主义 的文学主张: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要具体 地表现情节。他特别宣扬了真善美与伪恶 丑对照的原则。这篇序言在法国文学批评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1830 年,雨果的浪漫 主义戏剧代表作《爱尔那尼》的公开上演, 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。 1830 年七月革命后,雨果在政治上进一步 走上左翼的道路,他的长篇名著《巴黎圣母 院》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。这部作品奠定了 雨果作为著名小说家的声誉。1848 年“二 月革命”开始时,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 人,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,成为法国国 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。1851年,路 易·拿破仑发动反革命政变,雨果立即发表 宣言进行反抗,不幸反抗运动遭到失败。 1851 年 12 月,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。 在长达 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,雨果始终坚 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,并坚持 写作。1852 年,他出版了对拿破仑三世进 行辛辣嘲骂的政治小册子《小拿破仑》。同 年春,他又写了《一件罪行的始末》,对反 革命篡权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无情的揭露。 《九三年》是雨果最后一部重要作品,1862 年开始创作,1872年完成。1885 年 5 月 22 日,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。 (责任编辑:阿豆) |